在这个暑假,我听到许多家长都在问一个相似的问题:怎样才能让孩子放下手机,不玩游戏?如何让孩子主动学习?
经过深思熟虑,我认为如果这个问题缺少了和谐的亲子关系为前提,平日里对孩子缺乏理解、共情、宽容和理解,那么想要孩子改变无疑是天方夜谭。
我非常能理解家长们看到孩子一醒来就沉迷于游戏的心情,看着孩子的作业一字未动,却如此痴迷于游戏,他们不禁开始担忧新学期的到来,担忧作业的完成。
然而,退一步想,即使家长们切断了网络,收走了手机,孩子们就真的能静下心来学习吗?
换个角度来看,孩子们原本通过手机和游戏得到了满足和快乐,而家长们出于对孩子好,希望孩子学习的目的,强行剥夺了游戏和手机,这时孩子们不仅不会去学习,反而可能会闹出更多的麻烦。
原本,家长们四处设法戒断孩子的游戏瘾,结果孩子不仅没有收敛,反而更加易怒,任性,甚至目光都开始涣散。
对于家长们来说,他们也费尽心思,想出各种办法,希望孩子能变好。
但是硬碰硬的方式,并没有让孩子迷途知返,反而让他们陷入了更负面的情绪和更大的委屈与不被理解中,以更为叛逆的方式来对抗家长。
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没有游戏、没有手机,孩子也没有变得更好。
根本原因在于,家长并没有真正理解孩子,也没看懂孩子玩游戏背后的积极动机,只是单纯地尝试用各种方式堵漏。
遗憾的是,家长们的各种硬碰硬的方式,不论是发火,唠叨,贬低孩子是废物,不配活着,还是整天唉声叹气,这些都没有增加孩子的动力,反而让孩子更加消极。
这时,我会告诉家长,不要试图去改变孩子,不要试图让孩子立刻放下游戏去写作业。
而是应该后退一步,首先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,只有在关系良好的情况下,才有可能进行有效的沟通,孩子才会敞开心扉,表达内心的不满、委屈和愤怒。
解铃还须系铃人。孩子之所以会沉迷于游戏,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他们的情感需求没有得到满足,或者他们的价值在现实中得不到承认。
而在游戏的虚拟世界中,孩子会得到极大的满足感,每过一关,每得一次奖励时,他们会觉得自己很了不起。
在游戏的世界里,孩子得到了认可、尊重和价值感。这才是孩子沉迷游戏的关键所在,因为玩游戏时他们是快乐的、开心的、有事可做的,同时也能彰显自己的价值。
但家长们往往只看到了游戏对孩子的负面影响,让原本乖巧的孩子变得面目全非,变得消极和颓废。
然而家长们很少去反思自己,为什么孩子宁愿在虚拟的网络中倾诉和释放情绪,也不愿意从家长那里得到安慰。
唯一的可能性是,孩子在家长那里得不到情感上的慰藉,也得不到肯定和认可,也无法让家长为他们感到骄傲。
在孩子的心中,他们在家长眼里就是一堆问题,满是缺点,家长甚至后悔生了这样的孩子。
当孩子面对的是这样的亲子关系模式时,他们怎么可能会对家长敞开心扉?又怎么可能从家长那里得到安慰和力量?
因为此时的父母充满了负能量和负面情绪,他们只会责怪孩子怎么这么不让人省心?怎么这么不上进?怎么养了这么个小白眼狼?
当家长对孩子全是负面评价的时候,孩子不仅会对家长关闭心扉,还会破罐子破摔,觉得自己没价值,是个拖累,干脆找个地方躲起来,享受片刻的快乐。
说到底,当孩子得不到家长的理解,不被家长看见时,他们的内心是空虚的、无助的、挣扎的。
他们想要得到家长的认可,但又无法实现,只能在虚拟的世界中放飞自我;
他们想与家长亲密无间地交谈,但家长的唠叨和否认让他们望而却步,更加失望;
他们想得到肯定和让家长为他们感到骄傲,但现实却十分骨感,使他们对自己失去了信心。
当孩子的情绪没有发泄的出口,当他们想对家长说些什么内心的话,不是被家长的说教打断,就是被家长无意识地否定,于是有了“你永远不懂我伤悲,就像白天不懂夜的黑”的无处诉说的凄凉。
归根结底,这都是因为亲子关系出现了问题。家长们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来说教孩子,认为孩子应该这样做,不应该那样做。
而孩子们想的是,家长根本就不理解我,他们不懂我的意思。
家长和孩子之间没有同频共振,这一切都源于亲子关系不够和谐,或者家长们误以为的亲子关系良好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良好。
好的亲子关系包含着理解、尊重、共情、倾听,而不仅仅是依赖和需求。
这个道理很容易明白,但要实践起来却相当困难。这需要家长一次次放下父母的权威,学会降低姿态,学会换位思考,学会倾听孩子话语中的情感、诉求以及背后未被看见的委屈。
当家长们学会了非暴力沟通时,当他们真正听到了孩子的声音,而不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居高临下地指责孩子时,亲子关系就会实现质的飞跃。
这是一个新的开始,一种深度关系的构建,是理解与被理解,倾听与被倾听的双向奔赴。